春夏是皮肤病高发的季节,在各类皮肤病侵袭的同时,手足口病也在侵扰着宝宝们。那手足口病是怎么回事呢?新手爸妈该如何应对呢?一起来学习吧!

好发人群

手足口病全年都可发生,其中6~8月份为手足口病发病高峰期。一般各个年龄的人群对手足口病毒都普遍易感,受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。但以5岁以下宝宝为主要感染人群,特别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更容易感染。

该病通常与感染的病毒类型、宝宝的体质和抵抗力以及是否及时治疗有关。 一般体质差、抵抗力弱或者本身就有一些基础病的宝宝病情会相对严重一些。

所以,宝宝患病后要及时就诊,不要拖,特别是3岁以下,病程在5天以内的宝宝,如果出现持续高热不退、精神差、呕吐、肢体无力、抽搐、出冷汗等,要及时送宝宝去医院。

识别宝宝手足口病

宝宝患了手足口病,通常有以下典型症状:

1、 多数宝宝起病急,常有发热,体温在38~40摄氏度之间;

2、口腔粘膜、手掌、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的疱疹,有时还会累及臀部或膝盖;侵袭口腔黏膜时宝宝吃东西会比较痛,往往会流口水、拒绝进食,这时,家长就得注意宝宝口腔黏膜了。

3、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,泡内液体较少;

4、部分宝宝可伴有咳嗽、流涕、食欲不振、恶心、呕吐、疼痛等症状。

5、极少数病人会累及中枢、呼吸、消化等系统,出现较严重的并发症,并且大多持续发高烧,病情发展迅速,以2岁以内的宝宝比较多见,这时家长要及时把宝宝送到医院治疗。

手足口病是如何传播的呢?

手足口病的传播方式多样,主要通过粪、口及呼吸道飞沫传播,接触病人的皮肤粘膜、疱疹液也会被感染,其中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。

病毒也可通过被唾液、疱疹液、粪便等污染的手、毛巾、玩具、食具以及床上用品等引起间接传播。

如何帮助宝宝预防手足口病?

洗净手、喝开水、吃熟食、勤通风、晒衣被,这是预防该病的基本原则,具体可总结为:

1、宝宝饭前便后、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宝宝洗手,用流动水冲洗干净。

2、不要让宝宝喝生水、吃生冷食物,避免接触患病的宝宝。

3、看户人接触宝宝前,替宝宝更换尿布、处理粪便后都要洗手。

4、宝宝使用的奶瓶、奶嘴使用前后要清洗干净。

5、保证宝宝的营养均衡,睡眠充足,防止因过度疲劳而使体质下降。

6、手足口病高发期间不要带宝宝到人群聚集,空气流通的公共场所。

7、带宝宝去医院就诊时给宝宝戴上口罩,防止交叉感染。

8、居室要经常通风,勤晒衣被。

9、由于成人的免疫系统比较完善,感染后一般不发病,也没有任何症状,但会传播病毒,因此,成人也需要做好防护,避免传染给宝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