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初寂

这两天刷微博时,看到了一则让人心塞的新闻。

江苏盐城有个男孩因为调皮,弄坏了饭店里的物品,不得不找妈妈替自己赔偿。

妈妈赔偿之后,因为不满孩子的行为,就开始训斥指责他。结果,男孩不但不认错,反而愤怒地冲上去打妈妈,还掐妈妈脖子。

这下,妈妈也彻底被激怒了,和男孩扭打起来。还是同桌的人看不下去,上去拉开了孩子。

这时,他们已经吸引了不少人围观。可妈妈却还在为孩子的行为生气,不停地数落他, 最后又激怒了孩子,两人再次扭打成一团。

围观的群众都说,这孩子脾气太差了,不好好管教一下是不行的。

看到这,心里头真是五味参杂。

  • 孩子脾气不好,单单只是孩子的问题吗?
  • 孩子与父母闹矛盾,只去指责孩子,是否怀有偏见?
  • 妈妈无法平和地与孩子沟通,她的教育方式是否存在问题?

相信和这位妈妈还有围观群众一样,生活中有不少家长,无法接受孩子的愤怒情绪,更受不了孩子的顶撞。

孩子一怒,第一反应就是制止。

因为他们认为,愤怒是不好的代名词,它代表着孩子的行为不妥,脾气不好,是个不懂事的人。

可事实真是如此吗?

· 01 ·

暴躁的家长,带不出“好孩子”

孩子的性格形成与家长的脾气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, 孩子的言行就像一面镜子,折射出的是家长的言传身教。

所谓“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”,在孩子的成长中,如果时刻处于暴躁家长的“高压统治”之下,会对孩子的内心造成不可逆的创伤,从而影响他们的言行。

1、孩子变得自闭

如果孩子经常面对爱发脾气的家长,孩子活泼的天性很容易被压制,因为他们 的内心对家长的责备有着天然的恐惧。如果家长没意识到这一点,孩子的精神健康就会受到威胁,有可能变得很自闭,或者敏感胆小。

除此之外,家庭不和谐,父母经常吵得“鸡飞狗跳”同样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。

2、孩子的脾气越来越大

模仿是孩子的天性,在孩子的眼里父母的行为就是“标准”,当一个孩子经常感受到,原来可以用脾气来“压住”一个人的时候,那么他未来也会用同样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。

就比如上文中的那对母子, 如果你发现有些孩子脾气特别大的时候,往往也能猜到孩子的父母的脾气到底怎样。

3、孩子经常会“欺负”人

孩子本性是天真无邪的,但是长期在不良环境的影响下,也会变得没教养。这样的孩子往往会不太礼貌,在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,很有可能会表现得非常强势, 甚至喜欢通过武力来解决问题。

如果孩子的这些行为从小不被纠正和约束,成年后容易走上邪路,这时候家长想再把孩子给“拉”回来,可就不太现实了。

· 02 ·

愤怒,其实是孩子的求救信号

孩子的愤怒有时很好化解。

大量研究发现,孩子心中愤怒的最大来源,是他们根深蒂固的认为自己没有人爱。

孩子愤怒时,虽然面上看着气势汹汹,内心却十分痛苦。

一个孩子,或许父母的训斥让他觉得不被爱了,他很害怕很难过,不知道如何是好。他可能通过愤怒,来引起妈妈的关注。

孩子的愤怒行为,其实是在呼唤爱,渴求帮助。

如果父母没有意识到这一点,单纯的认为是孩子任性,欠管教,想用暴力压制孩子。短时间看似有效,但这样做的后果就是,不管家长是输是赢,都失去了了解和帮助孩子的机会。

一个不被允许愤怒的孩子,和不懂处理愤怒的父母,注定难以共建和谐的未来。

著名教育家帕蒂·惠芙乐说:孩子的怒气,通常掩盖着某个可怕的经历。

没有哪个孩子的愤怒,是突然就有的。

在节目《育儿大师》中,有一期来了个让父母特别头疼的暴躁男孩小花。在节目里,小花把他爱发怒的特质表现得淋漓尽致。比如,和妈妈一起出门买菜做任务,回来的路上因为又累又无聊,就发火哭闹。

或者,饭前因为一点小事,就生气地砸枕头,跑到角落里大哭大闹。

大家都觉得这孩子太皮了,稍不如意就发火,完全不考虑别人的感受。可后来大家才知道,小花3岁以前,就没跟父母在一起生活过,一直由爷爷奶奶抚养。

父母长期缺位,导致小花内心非常缺爱。他用愤怒燃烧一切,其实都是在试探父母对自己的爱。

孩子愤怒的背后,是爱和信心的匮乏。

· 03 ·

愤怒,让亲子联结断裂

心理学家李雪曾说,我们睁着眼,却是全盲。

我们很多人,表现上看起来是爱孩子爱到骨子里,疼孩子疼到心尖上。实际却是将自己的需要投射给了孩子,可能从来没有 认真去了解孩子的真实需求和想法。

曾看过一段名为「这是我见过最可怕的孩子」的视频。讲的是家庭教育专家兰海,在帮助管教一个情绪失控的男孩。

视频一开始,男孩就已处于很愤怒的状态了。

他砸椅子,掀桌子,丢东西,攻击人,已经完全失控。然而面对愤怒的孩子,他妈妈却仿佛置身事外。 既看不见孩子内心的呼救,也没有主动上去安抚孩子,只是冷漠地坐在一旁观望。

和妈妈失去了情感联结,感受不到爱的男孩,愈发愤怒,哭得撕心裂肺。

愤怒作为一种原始的情绪,本是为了保护自己而存在。 如果父母忽视或压制孩子的愤怒,就会让孩子内心失去安全感,失去对父母的信任。

亲子联结,也就开始慢慢断裂。使得孩子要么变得越来越暴躁易怒,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;要么变得过分乖巧懂事,未来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。

知乎上有一个网友心酸的分享。

小时候,花了很长时间折了一罐纸鹤,打算送给外婆当生日礼物。

可有一天,家里来了个亲戚家的熊孩子,嚷嚷着要拿走那罐纸鹤。

网友不同意,结果她妈妈过来直接粗暴地抢走,送给了那个熊孩子。

网友瞬间就怒了,她歇斯底里的哭喊着,冲上去抢她的罐子。

结果,她被妈妈拎起来狂揍了一顿,骂她不懂事,小心眼,脾气大……

网友被打得心灰意冷,彻底断了抗争的念头。

后来,她就很少跟大人抗争了,反正抗争也没用,心也凉了。

她变成了一个“乖孩子”,但却很难再与父母亲近了。

孩子发怒不可怕,真正可怕的是,孩子内心关闭了联结父母的通道。 从此势单力薄一个人,身在人群却如孤鹤,独自背着一身伤痛缓慢前行。

· 04 ·

看见,是疗愈的开始

《倾听孩子》一书中,写过一个真实案例。

有个单亲妈妈,独自带着两个儿子生活。

有一年弟弟生日,她按照弟弟之前的要求,给他送了一件和哥哥差不多的生日礼物。

可弟弟收到礼物时,却很愤怒,他大喊:“你为什么送我这个?你心里根本没有我!只有哥哥……”

一串激烈言辞之后,他就要去摔礼物。

但妈妈没有训斥他,她看见了隐藏在孩子愤怒后的东西——孩子觉得自己不被重视,对妈妈的爱产生了质疑。

于是,她平静地说:“我很遗憾你不喜欢它,但我的确想要送你一件好礼物。我非常爱你,决不愿意伤害你。”

她边说边靠近孩子,把手放在他身上:“皮特,自从你出生那天你对于我就非常宝贵。在我眼里,你那时是美丽的,现在你依然是完美的。”

听到这,弟弟开始哭了,他们拥抱在了一起。

妈妈接着说:“你想再多知道一点儿你小时候我有多爱你吗?”

弟弟点点头。

于是他们一起躺下来,互相依偎着,开始回忆往日的幸福。

就这样,在妈妈无条件的爱和认真的倾听下,弟弟彻底平静了下来,并高兴的接受了生日礼物。

看见是疗愈的开始,当孩子愤怒时,我们要把它看成一种暗示,并问自己: “孩子想要的是什么?”

愤怒的背后,定有所求。

了解诉求,指出诉求,然后,我们只需平静的,温和的,不断给予孩子爱和帮助,孩子就能慢慢变得平静。

孩子愤怒时,对其接纳的效果远比说教要大得多。

在美剧《小谢尔顿》里,有这么一幕。

小谢尔顿突然在餐桌上发脾气,并愤怒离座。可他爸爸找到他时,并没有责怪他,而是认真的听他说狠话。

直到小谢尔顿发泄完,爸爸才走上去,坐在他身边,跟他分享他同样糟糕的一天,并跟他说:“所以,我理解你经历的事情。”

爸爸的接纳,让小谢尔顿很快平静了下来。所以,最后小谢尔顿对于爸爸提的建议,都欣然接受了。

一场怒火,就此彻底熄灭。

李玫瑾老师说过: 孩子的脾气,是家长带出来的。

我们都希望孩子能有个好心态、好情绪、好未来。然而, 再优秀的孩子也会有愤怒的情绪,就如同再优秀的父母,也不可能面面俱到。

只有懂得好好回应孩子情绪的父母,才能让孩子从中习得处理情绪的最佳方式。

也只有爱,才能穿越愤怒,联结孩子的内心,使孩子和我们越走越近。

活在这珍贵的人间,太阳强烈,水波温柔。

这太阳,正如孩童冉冉升起的未来,这水波,恰似父母慈爱的温柔。

人间珍贵,爱更珍贵。

愿我们的孩子,都能在爱中成长,自信阳光,所向披靡。

作者:初寂,一个热爱文字创作,崇尚科学育儿的全职妈妈,愿在时光的长河里,与孩子一起慢慢成长。新东方家庭教育(ID:xdfjtjy),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,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,分享可吸收、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。让持续的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。

各地摘口罩时间表出炉?官方回应来了!五一到了,这份出行锦囊送给家长 2020-05-01

秦海璐:毁掉一个孩子,这个字就够了! 2020-04-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