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| 武志红( IDwzhxlx

ID| wzhxlx

印度电影《三傻大闹宝莱坞》里有一个经典场景:

“优秀学生代表”查尔图,在教师节当天出了洋相。

一向循规蹈矩、喜欢死记硬背的他,在台上热情洋溢地朗读着被男主角篡改过的发言稿,把学校的领导全部都骂了一遍。

直到惹来全场哄堂大笑,被赶下台,他还是一头雾水,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。

可见,在舞台上声情并茂的查尔图,早已隔离了自己的真实情感。

他不去理解和思考稿子的内容,如同机器人一般,按照早已准备好的“程序”去表演。

细细想来,在日常生活中,许多人身上都藏着一个查尔图的影子:

他们朗读着优美的诗歌,或书写着华丽的文章,可是他们又不是发自内心地喜欢,只是为了迎合父母和老师,假装去做罢了。

同样,他们对待学习也是如此,自己内心并不喜欢学习,也不知为何而学,但在父母的要求下又不得不学。

总的来说,他们缺少了一个学习的内驱力。

这一切,导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常常生搬硬套,依样画葫芦,缺乏创造力。

这个现象,完全偏离了教育的初衷。

教育的真正意义,应该是让孩子先成为TA自己,然后再发挥创造力,去成就TA自己的人生。

01

天才陨落——

“完美”的外部教育,终究只是昙花一现

上个世纪,一位公认的天才——威廉·詹姆斯·西迪斯出现在美国的历史上。

至今为止,他依旧被许多媒体评价为“人类有史以来最聪明的人”。

西迪斯于1889年4月1日出生于美国纽约,他的父亲是20世纪幼教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,母亲是医学博士。

这对父母的目标非常明确——要把儿子培养成天才。

父亲认为,人脑和肌肉一样,是可以培养的。所以,可以通过提前教育和训练,培养天才。

于是,“人造天才”养成计划就此诞生。

父母将全家的积蓄都花在购买书箱、地图等学习工具上,并在儿子一出生就安排了满满当当的“早教课程”。

父亲用创新的心理学技术,让前期早教的效果卓有成效 。

西迪斯2岁可以阅读《纽约时报》;

4岁可以用不同的语言阅读《荷马史诗》和《高卢战争》;

6岁自学解剖学和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;8岁通过MIT的入学测试,并且可以熟练地使用8国语言。

此后,父亲不断发表学术论文来证明自己的成功,他说:

“西迪斯在出生时只是一般聪明,但经过实验后,他逐渐能够自我学习,并对各类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”

11岁那年,西迪斯站在哈佛大学演讲厅的讲台上,向数百名学生和教授展示了他对第四维数学的研究。

而后,他正式进入哈佛大学,成为该校史上最年轻的学生之一。

4年后,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文学学士学位。

但那个时候,很少有人注意到,西迪斯父母“完美无暇”的培养体系,其实存在着许多隐患。

我们每个人活着,都需要用真实的自我与世界碰撞,形成自己的感觉。

这些感觉会不断汇聚,形成一个核心的自我感受,从而有了做自己的体验,并产生一种内在驱动力,驱使我们在“成为自己”的道路上不断前进。

但遗憾的是,西迪斯没有这样的成长机会。

他的父母总是提早预知了他的需求,并帮他完美地避开所有学习上的困难和挫折。

比如,从他出生那一刻起,父母就不断在他耳边拼读单词字母,把各种知识提前灌输进他的脑袋里。

这让他自身内在的观察和感觉,在这种强制灌输的过程中丧失殆尽了。

对于西迪斯来说,“成为他自己”的权利,从一出生,就被父母剥夺了。

在父母的严密包围和保护中,他成为了父母期待的“自己”,也成为了万众瞩目的“自己”。

却唯独不是拥有自己的感觉、拥有核心自我,知道自己想要如何度过一生的“自己”。

这一切也间接引发了他情绪和性格上的一些缺陷。

比如,小时候他伴有严重的焦躁症和强迫症。

在餐厅,他无法容忍侍者延迟上菜。

哪怕是晚一分钟,他也会难受地双脚乱蹬,并用叉子用力地敲打桌面,脸上写满了焦躁不安。

比如,在学校里他无法融入周围的群体。

在哈佛的毕业典礼上,16岁的他对记者说,他讨厌人群,想与世隔离;同时他还发誓,自己永不结婚。

比如,在社会上,他几乎无法抵抗来自外界的压力和挫折,并不断选择退缩与躲藏。

17岁的时候,因为受到学生的嘲笑,他不仅辞去了数学助教的工作,还从此放弃了对数学的研究。

历经多次挫折以后,在生命的后期,他完全无法面对真正的自己。

那个时候,他写了很多手稿,却很少出版,即使出版,也是匿名处理。

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曾经说过,

每个人自己都是一个海岛。

只有他首先乐意成为自己,并得到容许成为他自己,他才能够向其他的海岛搭起桥梁。

可惜终其一生,西迪斯都没能成为他自己——

他缺乏一个内在的驱动力,没能形成一个结实的精神内核,导致他一次又一次地在挫折面前选择退缩,无法搭起向外拓展的桥梁。

最终,他活成了一个彻底的隐形人,独自一人住在一个破旧的房子里。

42岁那年,他孤独地死去。

02

在体验中成长——

真实的感觉,是“成为自己”的前提

西迪斯演绎了一个天才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生。

而美国前总统奥巴马,则是另一个不同的人生版本。

2008年11月4日东部晚上11点,是美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——

巴拉克·侯赛因·奥巴马当选美国第44任总统。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黑人总统。

2004年,他曾经在《 无畏的希望》演讲上说:“我对自己身上这种特殊的血统而心怀感激。”

要知道,在奥巴马的成长过程中,黑人的身份,曾经令他感到巨大的痛苦,并让他产生深深的自卑。

但最终他还是接受了自己的黑人身份,获得种族认同,并最终成为自己。

这一切,都要归功于他的母亲——安·邓纳姆。

她是一位特立独行的传奇美国女性,也是奥巴马认为对自己一生影响最大的人。

一个最终“成为他自己”的孩子背后,离不开一个首先“成为她自己”的母亲。

安的身上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特质:

坚持自我,不随波逐流,也不在意别人的眼光。

在婚姻上,她做了那个年代大部分人不敢做的选择——

她先后两度嫁给来自异域的丈夫(非洲的老奥巴马和印尼的洛洛),并两度离婚。

在感情的道路上,安爱得勇敢,放手也果断;可在学业的道路上,她却用了一辈子去坚持。

她从小热衷于人类学,无论是在美国,还是在印尼,她始终都没有放弃过对人类学的研究。

1992年,50岁的她,终于获得了人类学博士学位,并发表了一篇长达1,043页的论文。

她坚持自我、用心体验生活、追寻自己想要的人生,并把这样的生活方式带给了奥巴马。

让他去自己体验、自己经历,最后得出一个由自己的内心形成的概念和价值观,并指引着自己一路前行。

而作为父母的她所做的,就是不去干扰孩子,而是在关键时刻给予帮助就好。

在早期,为了让奥巴马接受更好的教育,她选择了让11岁的儿子一个人坐上飞机,从印尼回到夏威夷读书。

而她自己,则在印尼和美国、人类学研究和孩子之间来回奔波。

在新的学校,因为种族和肤色的原因,奥巴马经常受到同学的嘲笑与排斥,因此他感到了深深的自卑,看待世界的眼光变得敏感和不友好。

因为害怕被嘲笑,他推开了自己唯一的黑人朋友。

后来,他绝望地发现,孤独的自己在黑人与白人的世界里,始终无法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安置自我。

他彻底迷失了。

他开始吸毒,用毒品来抚慰内心的焦躁,同时在情感上也变得越来越麻木,即使自己的朋友因吸毒过多而丧生,他也丝毫没有感到难过。

敏锐的安洞悉了这一切。

她知道,奥巴马在自我认同上出现了严重问题,这个过程需要她的介入和帮助。

于是,她坚持带奥巴马去看一部自己从小就喜欢的电影《黑人奥菲斯》。

不出所料,奥巴马对电影里面黑人主角的爱情故事感到无聊而烦躁。

可是,当他侧过头看到母亲专注地凝望着屏幕时,他惊呆了,仿佛看到了母亲年轻时候的样子——

一个敢于突破传统,坚持自我,选择嫁给自己所爱的黑人男子的女孩子。

那一刻,他终于慢慢释怀,并开始明白:

人们虽然拥有不同肤色,但本质是一样的,人人生而平等。

的确,安对自我的长期坚持,已经深深镌刻在奥巴马的记忆里,并内化成了他的一部分人格。

而她的敢于放手,则让奥巴马从体验中认识了自己,并从挫折中去不断领悟、改变并成长。

正如罗杰斯所言,

体验才是最高的权威。

通过体验去检验一个人的谬误,从而使他得到自我修正。

从那以后,奥巴马来到当时的黑人大本营——芝加哥,去协助管理那里的社区。

刚开始,因为自身的白人背景,他饱受黑人同胞的排斥,工作上也屡屡遭到挫折。

后来,通过两年的尝试与摸索,他选择与黑人同胞站在同一阵线,与他们一起想办法解决失业和生存的问题。

最终,他的真诚不仅打动了黑人同胞们,还激发了他们努力奋斗的斗志。

奥巴马也因此更加坚定了对自己的信心。

1988年,他一个人去到已故父亲的家乡——肯尼亚,完成寻根之旅。

在那里,他遇到了许多素未谋面的亲人,并得知父亲一生郁郁不得志的政治梦想。

那一刻,他感觉到了生命的完整。

生命开始变得沉甸甸,不再是虚无和迷茫,这是一种生而为人的责任与使命。

奥巴马的人生目标也更加清晰了——他迫不及待地想要竞选公职,开启自己的政治生涯。

不幸的是,初次竞选,他失败了。

他的生活也一度陷入窘迫。偿还高额的助学贷款,支付妻女的生活开支……这一切都压得他喘不过气来。

期间,有许多公司向他抛来橄榄枝——承诺给他董事长的职位,还有诱人的薪水。

但是,他把外界的邀请通通拒绝了,他不愿意放弃自己的政治事业,他心里非常清楚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。

最终,在母亲去世15年后,在政治仕途上坚持不懈的奥巴马,当上了美国第一任黑人总统。

03

当孩子成为TA自己——

不受诱惑的专注,不愿放弃的真我

回归到我们日常生活中,那些被允许成为TA自己的孩子,往往会有一股向上的内驱力,专注而执着地追求心中的目标。

我曾经就读的高中,是市里最好的一所重点学校,这意味着里面高手如云。

当时,班上的一位男生小A,让我印象特别深刻。

小A的学习成绩非常稳定,在大大小小的模拟考试中,除了偶尔的意外,他几乎都是稳稳地排在年级第三名。

因此,全校的老师和同学也自然而然地,从成绩排行榜上那个熟悉的位置记住了他的名字。

可是,当大家真正认识日常生活中的他时,又往往会大吃一惊。

因为他看起来很普通,跟许多埋头苦读的“优秀学生”不一样。

小A喜欢看漫画,课间他经常跟班上Cosplay爱好者大声地讨论动漫里的情节,甚至时不时跟他们一起夸张地模仿动漫里的奇怪角色;

他的字写得歪歪扭扭,虽然能辨认,但却谈不上美观;

上课的时候,他喜欢坐在窗边的角落里,享受老师视野范围以外的自由。

唯一与众不同的是,小A对待学习的态度,却又专注得惊人。

比如为了解开一道复杂的物理题,他可以放弃午餐和午休,无视周围的一切,一动不动地坐在座位上思考。

直到题目终于解开,他会大吼一声,一副欣喜若狂的模样。

他内心非常清楚,真正的自己喜欢的是什么。

于是他拥有自己的内在动力,非常专注于自己的目标,并因此常常进入一种投入忘我的状态。

与此同时,他对世界的感受是独特的,思维状态也是独特的。这意味着,他在做事情和决定时,不会那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。

在临近高考的最后半年,学校把成绩排名前30的学生重新组合成了一个“北大清华班”,并安排全校最好的老师负责教导。

小A当然也在名单内。

又一次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小A毫不犹豫地放弃这个尖子生朝思暮想的名额,继续留在原来的班级里。

他说,在他眼里,这两个班并没有什么区别。

高考的时候,小A正常发挥,再次以全校第三名的成绩,考上了清华大学,一步步朝自己的梦想前进。

当然,一些学习成绩并不好的小孩,也照样可以活出独特而闪耀的人生。

比如,窦靖童。

在她童年的大部分时间里,离异而忙碌的父母都处于缺席状态,她一个人跟着姑姑生活。

后来妈妈再婚,继父李亚鹏千辛万苦为她争取到了北京四中的入学名额,想提高她的学习成绩。

但是在四中,窦靖童除了英语,其它功课全部不及格。

一年后,她跟继父坦言,自己更喜欢相对自由的学习环境,想回到国际学校读书。

所幸,她的选择得到了继父的尊重,这也意味着她需要为自己的选择负全责。

2013年,16岁的她一个人去美国继续学音乐。

两年后,她选择了在日本出道。

因为那里的歌迷不知道她的背景,从而她可以抛开“天后的女儿”的光环,尽情地做自己,并展示自己的音乐。

2018年,在湖南卫视的一个音乐节目里,窦靖童的MV作品《幻月》惊艳了现场观众。

就连王菲也激动得赞不绝口:“这是目前我看到的最好的作品,没有之一”。

这个MV,其实来源于窦靖童长期的一个梦境——

她推开一扇扇门,走进一个个未知的奇怪世界,有时甚至会遇到杀手的伏击,她常常感到恐惧,不知如何反抗。

这个梦境,非常形象地反映了她成长过程中的真实心境。

伟大哲学家尼采曾经说过,

人是一个幽暗的被遮蔽的个体。

即使脱去七七四十九张皮,TA仍然不能说:“这就是真正的我了。”

在MV中,窦靖童打开的一扇扇门,其实就是尼采所说的“脱去一张张皮”。

这个过程是很折磨人的。

因为它意味着一个人要脱离父母的羽翼,用TA弱小而无力的身躯,去感受未知并充满危险的世界。

但这又是一个人自我形成的必经之路。

在这个过程中,TA的内心会慢慢产生对这个世界的感觉,并折射出无数的触角。

这些触角连接着TA和整个世界,让TA接受自然万物的养分,从而得到滋润,成长壮大。

所以,先让孩子去感觉、去体验,去从中发现自己的潜力,并最终成为TA自己。

那个时候,TA的身体里往往会迸发出无穷的力量,足以抵抗外部世界的洪水猛兽。

作者:天雅,一个默默无闻的心理学爱好者。

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:武志红(ID:wzhxlx),微博:@ 武志红。现于北上广深杭厦门成都苏州南京青岛10个城市开办了 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。

小S自曝是“偏心妈妈”:二胎家庭想要一碗水端平,究竟有多难? 2020-06-17

孩子有这四种表现,家长务必要重视! 2020-06-16

家长留意!帮孩子防暑降温,千万别踩进这七个“陷阱”里! 2020-06-15